2018年9月24日 星期一

《風景後面》





——我喜歡把你們寫在風景後面。
⠀⠀⠀⠀⠀
打從高中漸漸淡出了部落格,書寫的習慣便是在日記本裡面繼續著。習慣用自動鉛筆在在空白的紙頁上寫著寫著,幾年下來就累積了四五本。我在那時開始練習寫繁體字,看著一排簡繁參半的字從歪斜變得端正,從遲疑變得熟練,也曾交過幾個筆友,擁有過一段短暫的寫信又寄信的旅程。
⠀⠀⠀⠀⠀
至於寫明信片,那較是兩年前剛上大學的事。
⠀⠀⠀⠀⠀
一直以來有個相熟的學姐在香港唸書,我時不時會收到她從異國寄來的風景,像東京,像胡志明市,像台灣,以及她在港大的日子。打開信箱發現相片般大小的卡片,風景背後是郵戳是郵票是整整齊齊的手寫字體,內心的雀躍總是難以壓抑。後來每每被出發旅行而想要帶手信回來的友人问及,我總回答明信片就好,彼此因互相清楚而不必費時地假設。


那些在時日中收到的每一張心意與說話,在書桌前的佈告板上像方方正正卻閃閃發亮的地圖,只要看著就充滿溫度而滿足。後來只要有機會到外地旅行或途經出售明信片的地方,我都會買下幾張,截取旅途上的所見所聞和說話,想出其不意地,溫暖一些經得起疏遠與忙碌的人與時光。
⠀⠀⠀⠀⠀
過去某一晚跟相識八九年的舊同學視訊,她把鏡頭轉到她的書架上,我寫給她的那幾張明信片和她的偶像並列著。
⠀⠀⠀⠀⠀
“在我剛失戀的時候,我收到你在香港的明信片;接著你失戀了,從越南寄來一張明信片給我。後來换我踏出那一步,決定替他送別時,又剛好地收到你在檳城寫的明信片。”她大概這麼說。
⠀⠀⠀⠀⠀
我想明信片於我是一種比書信更零碎的記載方式,在最短的篇幅里留下最想說的話,淺淺地寫下某個當下的狀態。成長擁擠了時間,而穿插其中的人與事也迫不得已地匆匆來去。於是對於旅途或生活上,那些在咖啡廳耗上一個下晝完成一張張明信片的時光,像在時間的間隙里找到依傍,在寄出和收到之間,在書寫和閱讀之間,我們都能夠把時間過得慢一些。⠀⠀⠀⠀⠀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【字食族專欄】間隔

一句话简介:因为欲求不满的缘故,我们反复地自我整修。 我们用蓝色的上午,换取一片滂沱的下昼。 一场对流雨以行雷闪电的姿态,从吉隆坡市中心向周边蔓开病态的灰。猖獗的雨水落下,糊化了挡风玻璃,徒剩光点作为持续前进的线索。整个交通圈如此陷入醉行的状态。街灯集体休眠,视若...